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浅析刑事诉讼中的指定辩护制度/吴金成

时间:2024-06-16 02:46:1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9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浅析刑事诉讼中的指定辩护制度

吴金成


  指定辩护,是指刑事案件在审理过程中,遇到特定情形时,由人民法院指定负有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的一项制度。指定辩护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项原则性制度,它对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十分重要,是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笔者认为,在具有以下这些情形时,人民法院要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1、首先,指定辩护的前提是被告人还没有委托辩护人。如果被告人已经有了辩护人,就不存在指定辩护的必要了。
2、公诉人出庭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3、被告人家庭经济困难,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4、被告人确实无经济来源的,其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的。
5、被告人没有经济来源,其家属经劝说又不愿意为其聘请辩护人的。
6、在共同犯罪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只有其还未委托的。
7、被告人具有外国国籍的。当被告人是港、澳、台地区的人员时,人民法院也应为其指定辩护人。
8、被告人是聋、哑、盲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未满十八周岁时。
9、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时。
  指定辩护的时间,应该是在案件的审理阶段,由人民法院来指定。在案件的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不存在指定辩护。
  被指定担任辩护人的,只能是依法负有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其他人不能被指定为辩护人。
  负有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被指定为被告人的辩护人后,享有以下权利:
1、有权申请和通知证人到庭,调取、复制相关案件证据材料。
2、有权申请对证人和鉴定人进行发问。
3、对公诉人提供的证据,有权进行质证;对公诉人指控的事实,有权进行辩解。
4、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发表辩论意见。
5、有权参加法庭辩论,人民法院要在开庭三日前将出庭通知送达指定辩护人;有权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发表最后意见。
6、有权会见被告人,有权与被告人通信,有权查阅案卷的材料,有权得到与辩护需要有关的法律文书。
在享有上述权利的同时,指定辩护人还要承担以下义务:
1、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依法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会见在押被告人时,遵守监管场所规定。
3、参加庭审时,遵守法庭纪律。
4、未经人民法院允许,不得向被害人或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5、不得帮被告人串供,隐匿、毁灭、伪造证据,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以及进行其他干扰正常诉讼秩序的活动。



作者:吴金成。
工作单位:广西荔浦县人民法院。

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工会资产界定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工会资产界定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3-9-13

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关于工会资产界定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工总财字(1993)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处)、全国铁路总工会、中国民航工会、中国金融工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中直机关工会联合会:

据部分地方工会反映,在行政事业单位财产清查登记工作中,对县级以上工会及所属企事业单位资产的界定和管理仍然不够明确,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经研究,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总工会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资产的界定,比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国资法规发〔1993〕15号《关于添产核资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工会资产清查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办理。即,由工会经费(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行政按国家规定拨缴的工会经费、政府及行政方面的补助、工会所属企事业收入、社会损赠、外国援助等其他收入)形成的资产,属于工会资产,不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由工会组织进行财产清查登记和管理。工总财字〔1992〕27号文中与此相定相抵触的应停止执行。

二、各级总工会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对工会资产的管理。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职能部门负责对工会资产和工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并按照国务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进行工会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

三、各级工会及其所属单位兴办工会企事业时,凡投入工会资金和财产的属于工会资产,按工总事字〔1992〕11号文(全总、国家工商局、国家税务局联合通知)和工总事字〔1992〕28号文(全总、国家工商局联合通知)及国家有关的规定,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

四、其他未尽事项,由各地总工会与同级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并上报上级工会备案。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三日




中国银行关于进一步严格当前资金和贷款管理的紧急通知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关于进一步严格当前资金和贷款管理的紧急通知
中国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杭州市、济南、浦东分行: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确保年底前对外支付和新投放的贷款质量,防止突击放款和违章挪用资金,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未经总行许可,各分行之间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横向资金融通,不得超权限拆出资金,不得以任何形式进入股市。对一些资金困难的分行,总行四季度原则上不再追加贷款规模。各分行要坚持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则,决不能一手争规模,一手
要资金。
二、严格控制贷款的投放
要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严格把关,当前我行贷款应掌握的原则是“五优先”、“五不准”和“五不贷”。
“五优先”即:(一)人民币贷款要优先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换汇成本低、创汇率高的出口商品收购,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进口。(二)现汇贷款要保重点、保结转、保开证,优先支持我国能源、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原材料等行业的发展。(三)出口信贷要优先支持创
汇多、风险小、盈利多的机电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四)外商投资企业贷款要优先支持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高创汇、高利税、高营销额”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五)本、外币固定资产贷款要优先支持在中行开立基本户的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增加有
市场、有效益的出口商品生产,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五不准”即:(一)不准用贷款支持企业参与市场炒股票、期货。(二)不准用贷款支持企业修建高档宾馆和炒卖房地产。(三)不准用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企业搞固定资产投资。(四)不准擅自超规模和绕规模发放本、外币贷款。(五)不准擅自提高贷款利率发放本、外币贷款。
“五不贷”即:(一)对出口严重亏损、边生产、边积压的商品不贷款。(二)对自筹资金和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贷款。(三)对不讲信誉,企图逃债、废债、悬空银行贷款的企业不贷款。(四)对参与哄抢物价、抢购“大战”收购季节性出口商品和国内市场紧俏物资的企业
不贷款。(五)对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的企业不贷款。
三、加大存款工作的力度
各分行在第四季度要进行一次动员,发动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力量,全力开展吸存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的存款新增计划。要通过增强市场意识,提供优质服务,推出新的业务品种,来促进存款稳步健康的增长。坚决反对高息违规吸存,不搞单项奖。对违规吸存者,要严肃
处理。对其他行的高息吸存行为也要主动向人民银行反映。要加强存款有价单证和空白重要凭证的管理,防范大要案。落实现行的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操作、有章不循现象,对大面额存款的存、取要建立报告制度,防范伪造存款单证的犯罪活动。



1996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