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全国推广上线有关事项的通知

时间:2024-06-28 14:54:5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6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全国推广上线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


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全国推广上线有关事项的通知

汇综发【2010】144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10年5月1日起在天津、江苏、山东、湖北、内蒙古、福建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以及青岛市分局所辖地区(以下简称“试点地区”)进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为配合《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施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0]57号)的实施,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以下简称“核查系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0年11月20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核查系统试运行,12月20日正式运行。自2010年11月20日起,核查系统将采用如下访问渠道:
用户类型
网络连接方式
访问地址

外汇局
外汇局内部业务网
http://100.1.63.3:9001/SafeChk/

银行
外汇局银行接入网
http://asone.safe:9101/asone/

企业
互联网
http://asone.safesvc.gov.cn/asone

注:试点地区的企业用户和银行用户的访问渠道有所调整。
二、2010年11月15日至19日进行核查系统全国推广部署工作。期间,试点地区核查系统的外汇局版和企业版暂停对外服务,银行版正常对外提供服务。12月20日之后,核查系统(银行版)原访问渠道关闭,且相关登录用户将失效。试点地区应提前做好相关业务工作安排。
三、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组织好辖内地区的系统推广工作,并做好辖内的业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在2010年11月30日前,应做好辖内中心支局、支局用户管理和权限设置工作,及时为辖内银行和企业办理贸易外汇网上业务开户等手续,并拟定业务应急预案。
四、各外汇指定银行应做好本银行与核查系统(银行版)的网络连通及系统访问测试工作,确保办理贸易收付汇业务的银行网点能够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访问核查系统(银行版),网络连通及系统访问测试时间为2010年11月15日至2010年11月30日。银行网络连通和系统访问测试的方法详见附件。
五、截止2010年11月15日,已经开通国际收支网上申报业务的银行网点以及在核查系统中办理“银行网上开户业务”的试点地区银行网点将自动开通贸易外汇网上业务。其中,已经开通国际收支网上申报业务的银行网点的业务管理员用户(ba),应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创建核查系统业务操作员用户并分配权限,业务操作员用户已经存在的,直接分配权限即可。授权后的业务操作员通过登录应用服务平台访问核查系统(银行版)。未开通国际收支网上申报业务的试点地区银行网点,其业务管理员用户(ba)的初始密码通过其总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获取。
在2010年11月30日前,办理贸易收付汇业务的银行网点应做好网络配置、用户管理、权限设置以及客户端IE浏览器安全设置等工作。关于用户管理、权限设置和浏览器设置的具体操作说明,详见应用服务平台登录界面中的“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银行版)用户使用手册”。
六、截止2010年11月8日,已列入“进口单位付汇名录”的企业,将自动在核查系统中开通贸易外汇网上业务。其中已开通国际收支网上申报业务企业的业务管理员用户(ba),应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创建核查系统业务操作员用户并分配权限,业务操作员用户已经存在的,直接分配权限即可。授权后的业务操作员通过登录应用服务平台访问核查系统(企业版)。其它企业需要联系当地外汇局获取业务管理员用户(ba)的初始密码。企业用户在使用核查系统(企业版)前,应对客户端浏览器进行必要的设置,详见应用服务平台登录界面中的“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企业版)用户使用手册”。
七、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在收到本通知后,应立即转发辖内中心支局、支局和辖内银行,以适当方式通知企业,并公布本分局业务和技术咨询电话。
在核查系统推广过程中,如遇有关业务和技术问题,银行和企业请及时向所在地外汇局反馈,各分局应及时向总局反馈。银行网络连通咨询电话:010-68402022,应用服务平台咨询电话:010-68402141。总局推广工作办公室联系方式详见下表:
咨询内容
业务操作支持
核查系统支持

联系电话
010-68402546
010-68402547

传真电话
010-68402594
010-68402594

内网邮箱
tradebus@mail.safe
tradetech@mail.safe

互联网邮箱
tradebus@mail.safe.gov.cn
tradetech@mail.safe.gov.cn

特此通知。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日



安徽省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实施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实施办法
省人民政府令第 39号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是承担安置城镇待业人员任务、由国家和社会扶持、进行生产经营自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包括:
(一)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主办或者扶持的承担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就业的企业;
(二)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为安置职工家属及子女就业主办的企业;
(三)乡、镇、街道等为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就业主办的企业;
(四)在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管理和指导下,由城镇待业人员自愿组合、自筹资金兴办的企业;
(五)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实习厂、店;
(六)其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第三条 各级劳动部门所属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主管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工作,负责管理和指导当地各类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规定》第十条规定的各项职责,确定一个机构负责管理本系统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第四条 提倡和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主办和扶持开办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可开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一)从业人员中百分之六十以上为城镇待业人员;
(二)有企业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
(三)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四)有明确合法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五)有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注册资金。
第五条 经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认定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发给其劳动部统一印制的证书,享受国家规定的扶持政策。
第六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可以一业为主、兼营他业,允许跨行业经营,也可根据市场、季节等变化调整经营范围。有关部门应在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开办条件等方面予以支持、照顾。
第七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所需的生产物资,除少数国家计划供应的品种外,主要由市场调节解决。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所需的经营场地,各级规划、土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优先安排解决。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就业经费中,要有一定的数额扶持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发展生产。该项资金实行有偿使用、到期偿还。
各金融机构在每年信贷计划中,应当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贷款,扶持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发展生产、扩大就业。
第九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减免税收的优惠待遇,具体办法由省税务局会同省劳动局制定。
第十条 全民所有制主办单位需向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安置富余职工时,应视企业生产需要和承受能力,并提供安置的必要条件。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接受安置的全民所有制主办单位的富余职工,经市、县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审核认可的,可以计人安置比例。
第十一条 主办或者扶持单位支持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资金(限于主办或扶持单位的自有资金),由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按约定分期归还;也可以作价入股,按股分红。设备、厂房和场地,可以按照平等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采取合理作价转让、租赁以及收取资金占用费等形式补偿。


第十二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十三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应实行厂长(经理)选举制、聘用制和任期制。企业在开办初期,其厂长(经理)可以由主办单位选派,报当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备案。在厂长(经理)任期内,无法定理由,不得擅自罢免或调动;确需罢免或调动的,必须经上一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就
业服务机构同意,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应注重经济效益和安置效益。企业可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条件的企业,也可实行集体承包和全员承包,由企业与主办单位签订合同,经劳动就业服务机构鉴证后生效。
第十五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和安置就业的需要,决定用工形式。企业可以实行合同化管理或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和职工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允许职工合理流动。
第十六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应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自主确定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劳动特点的工资与奖金的分配形式,自主决定职工的晋级、增薪、降级、减薪的条件和时间。
第十七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在保证实现企业财产保值、增殖的前提下,有权自主确定税后留用利润中各项基金的分配比例和用途,报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备案。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职工个人集资,企业用于流动资金的,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在税前支付利息;作为股金投入的,年终可以分红。
第十八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应当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建立职工技术等级积岗位考核制度。其各类专业人员的职称,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评定。
第十九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制度,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接受主办单位或所属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按规定定期向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有关部门报送财务统计报表。
第二十一条 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收取管理费。
第二十二条 违反《规定》和本办法的,按《规定》第五章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10月18日

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地矿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国家物价局 财政部


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地矿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1992年6月3日,国家物价局、财政部

根据中发[1990]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的精神,对中央管理地矿系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重新审定,经全国治理“三乱”领导小组同意,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地矿管理部门对使用国家地质工作成果资料的,除中央机关、国务院和省级政府部门及国防、军事需要以外的,可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各省级物价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
二、国家和省级矿产储量管理机构对各地质勘查单位采取有偿方式为委托单位编制的地质勘查报告和实行储量承包(如黄金、白银等)的地质勘查报告进行审批,可收取审批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大型报告9000元;中型报告7000元;小型报告5000元。报告类型的划分依照所勘探的矿床规模来确定(参照87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编制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收费收入主要用于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考查和审批所需的差旅费、资料费等直接用于审批的费用。
三、对申请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单位,可收取登记费。
(一)矿产资源勘查登记收费标准:
1.国家地质勘查计划的一、二类勘查项目和我国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勘查项目经核准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收费100元。
2.其他地质勘查项目经核准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收费50元。
3.变更勘查项目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工作阶段以及延续登记时间换取勘查许可证,均收费50元。
(二)采矿登记收费标准:
1.新建、在建、生产矿山采矿登记收费,大型矿山500元;中型矿山300元;小型矿山200元。
2.矿山企业变更开采范围、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方式,换领采矿许可证,均收费100元。
矿产资源勘查、采矿登记收费收入的开支范围,按《关于颁发矿产资源勘查、采矿登记收费标准及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地发[1987]289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地质矿产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对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生产进行审批鉴定工作,可收取证书费和检测费。证书费收费标准为5元;检测费收费标准按物价、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矿管部门对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实施监督管理,可暂收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管理费,从中提取一定的金额作为地(市)、县矿管经费。收费标准由省级物价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
六、收费单位要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各项收费要按资金性质,分别纳入财政预算或预算外资金管理,并按规定的用途使用。
七、收费单位应到指定的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收费票据。
中央管理的地矿系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以本通知为准,过去有关收费项目和标准的规定一律废止。
本通知自1992年7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