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28 14:44:4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4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


津政发〔2008〕41号


关于印发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
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低收入家庭住房过渡性安
置工作,完善经济租赁房保障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经济租赁房制度包括经济租赁房租房补
贴和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两种方式。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是指由
符合经济租赁房条件的家庭通过市场自行租赁住房,管理部门按
照一定标准发放租房补贴的住房保障方式;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
是指符合经济租赁房条件的家庭承租由管理部门提供租赁住房的
保障方式。
  第三条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
管局)是本市经济租赁房的主管部门。各区房地产管理局(以下
简称区房管局)负责经济租赁房资格审核工作。天津市经济租赁
房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租赁中心)负责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发放
管理等相关工作。天津市社会保障住房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
市保障住房服务中心)负责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的管理等相关工
作。
         第二章 保障条件及标准
  第四条 申请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的对象为本市中心城区
(外环线以内)2003年1月1日以后实施拆迁,且年收入低于2.2
万元的非农业户籍家庭。同时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
活补助,或者领取特困救助金的家庭。
  (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在16万元(含16万元)以下。
  申请人及其同户籍家庭成员已购买住房(含商品房、私产房、
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公有住房使用权)或者承租公有
住房、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的,不得申请经济租赁房
租房补贴。
  第五条 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标准由市国土房管局按照届时
公布的住宅租赁市场指导租金平均水平、本市城镇居民住房水平
和住房保障能力等因素确定。
  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保障标准为:单人家庭每月补贴250元,
两人和三人家庭每月补贴375元,四人及四人以上家庭每月补贴
500元。
  第六条 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的保障标准为:一个家庭限定
承租一套住房;原则上单人家庭租赁单间住房,三人(含三人)
以下的家庭租赁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的住房,三人以上家庭
租赁建筑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的住房。三人家庭为三代同居一处
或三人家庭有年满16周岁异性大子女的,也可租赁建筑面积不超
过80平方米的住房。
  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的承租人按照租金标准的50%交纳个人
负担部分,管理部门按照租金标准的50%给予租房补贴。租金标
准由市国土房管局按照房屋所在地区住宅租赁市场指导租金平均
水平和楼层、朝向等因素确定。
  因家庭住房困难等原因,经本人申请,市主管部门同意,可
适当超出租赁标准租赁住房,超出标准部分的租金,由个人自行
负担,政府不予补贴。
  第七条 已申请经济租赁房的家庭,不得同时申请其他形式
的住房保障;已申请其他形式住房保障的家庭,不得同时申请经
济租赁房。
  申请后自行放弃补贴资格或变换住房保障方式的,不得再次
申请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
          第三章 申请与核准
  第八条 申请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的家庭由被拆迁人或者被
拆迁人委托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持以下材料向负
责其房屋拆迁的拆迁单位提出申请:
  (一)本人身份证、家庭户口簿;
  (二)《天津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家庭住房情况证明;
  (三)家庭收入证明(有《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定期定量补助领取证》、《特困救助卡》的家庭,提供其中一种证件即可)。
  经拆迁单位受理、初审后,区房管局审核、公示,并向市国
土房管局核准、备案。经审核公示后符合条件的,由区房管局向
申请人出具《天津市享受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资格证明》。《天

津市享受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资格证明》有效期为3个月。
  第九条 持有《天津市享受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资格证明》
的申请人,自行到市场上租赁住房。但租赁其同户籍家庭成员住
房的,不在租房补贴发放范围。
  申请人与出租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之日起30日内,应当到房
屋所在地的区房管局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区房管局应当
对房屋租赁关系进行核查。经核查租赁关系符合规定的,在《天
津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上加盖“经济租赁房”印记。
  第十条 享受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和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的
家庭,均需提供由指定银行出具的租赁保证金存储凭证。
  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租赁保证金标准为:单人家庭1万元;两
人和三人家庭2万元;四人及四人以上家庭3万元。实物配租经济
租赁房租赁保证金标准,按照申请人家庭所承租房屋建筑面积每
平方米500元的标准缴存。
  租赁保证金存款利率比照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执行,申请人
家庭退出经济租赁房时一次性结清本息。
  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领租房补贴应当到租赁中心办理相关手
续:
  (一)填写《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申请书》,并提交
本人身份证、家庭户口簿、《天津市享受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资
格证明》、《房屋租赁合同》和《天津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
原件和复印件;
  (二)租赁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向申
请人出具《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租赁保证金缴存通知单》;
  (三)申请人持《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租赁保证金缴存通知单》
5日内到指定银行存储租赁保证金,未按规定期限存储的,视为放
弃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申请;
  (四)收款银行将申请人交款情况于次日转交租赁中心后,
由租赁中心向申请人出具《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领取通知
单》,并发放补贴。
  第十二条 申请人家庭在享受租房补贴期间,家庭人口变化
的,应于变化当月持相关证明到租赁中心提出调整申请。租房补
贴标准在申请人提出调整申请的当月保持不变,自次月起租赁中
心按调整后的标准向申请人发放补贴。
         第四章 补贴资金管理
  第十三条 租房补贴自《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领取通
知单》出具当月开始计发,租赁合同解除或享受租房补贴期满的
次月起停止发放。租赁中心于每月25日前发放租房补贴。
  第十四条 市住房保障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住保办)和
租赁中心应分别设置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资金专户,对租房补贴
资金进行核算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五条 租赁中心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经济租赁房租房
补贴发放情况报送市国土房管局,将租房补贴明细报送市住保办。
市住保办于每月15日前,将补贴资金划拨到租赁中心专户。
  第十六条 申请人在租赁合同生效期间享受租房补贴。申请
人可享受累计5年的租房补贴。中途解除租赁合同或者享受租房补
贴累计满5年的,租赁中心停止发放租房补贴。申请人与出租人提
前解除租赁合同的,应当于解除租赁合同当月告知租赁中心。
  第十七条 租赁中心应当记载申请人家庭已享受租房补贴的
情况,在申请人家庭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到期或者申请人家庭享
受租房补贴期满的前1个月,应当告知其即将停止发放租房补贴。
  租赁中心应于停止发放租房补贴前1个月,在向市住保办报送
租房补贴发放明细的同时,报送下月即将停发租房补贴的情况。
市住保办自租赁中心停止发放租房补贴当月,停止向租赁中心划
拨这些家庭的租房补贴。
          第五章 退出机制
  第十八条 对享受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满5年、仍无力自行
解决住房的困难家庭,经原申请人申请,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租
赁中心可延长其享受租房补贴的期限。
  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出租期限为5年,租赁期内租金、租赁
保证金不作调整。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应当腾退住房。对腾退住
房确有困难的家庭,经主管部门同意,市保障住房服务中心应当
与其重新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租金标准。对承租人欠缴的房屋租
金等,可从租赁保证金中抵扣。
  实物配租经济租赁房的承租人符合条件的,可以购买所承租
的成套独用经济租赁房,出售价格由市物价局按照经济适用住房
价格构成因素核定。
  第十九条 因申请人家庭享受租房补贴期满或者申请人家庭
要求提前退出经济租赁房而终止发放租房补贴的,市住保办凭租
赁中心开具的《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租赁保证金退款单》,将其缴

纳的租赁保证金本息予以退还。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租赁中心应定期对申请人家庭承租住房的情况进
行核查,出租人和承租人应接受检查。房屋产权部门应当积极配
合查询申请人租赁住房和购买住房的情况。对申请人不接受检查
的,暂停发放租房补贴;对申请人伪造相关证明,虚报、瞒报家
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以及申请人提前解除租赁合同而未
及时告知租赁中心的,一经查实,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取消其享
受经济租赁房资格。对已骗取的租房补贴,从申请人缴存的租赁
保证金中抵扣,对已经骗租的经济租赁房,由市保障住房服务中
心收回。
  第二十一条 对应当腾退住房而拒不腾退的,市保障住房服
务中心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二条 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对玩
忽职守、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人员,应当依法严肃处
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市国土房管局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和操
作程序。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8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施行,
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房管局拟定的天津市经济租赁房管理办法的
通知》(津政发〔2004〕110号)和《批转市房管局拟定的天津
市经济租赁房招租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津政发〔2005〕82号)

同时废止。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

长政发〔2010〕19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现将《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

                          二O一O年八月二十三日


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社会建设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09〕3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
  第四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第五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系统软件全市统一,数据集中市级管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第六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负责编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规划;制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配套政策;组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开展业务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预决算;监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运营。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
  市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市经办机构)负责制定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承担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指导;编制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承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工作;编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务会计及有关统计报表,承担信息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第七条 各区、县(市)政府成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区、县(市)经办机构),要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补贴资金纳入年度财政专项预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情况和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区、县(市)经办机构具体承办辖区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基金征缴、待遇核定与支付、年度预决算编制等工作;负责对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等工作。
  第八条 各乡镇(街道)要安排专人专职负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事务,区、县(市)财政要足额安排工作经费,列入年度专项预算。
  第九条 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将政府补贴资金纳入年度专项预算,确保经费按时到位。公安、民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数据采集等工作。


  第三章 养老保险费缴纳


  第十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采取按年缴费的方式缴纳。缴费标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共五个档次,今后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适时调整。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第十一条 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可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居)民委员会召开村(居)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确定,不超过参保人最高缴费档次的3倍。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第十二条 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资金全额积累,包括:
  (一)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利息;
  (二)集体补助和利息;
  (三)政府补贴和利息;
  (四)其他收入和利息。
  第十三条 参保人员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但本办法施行之日,参保人年满60周岁的,可不缴纳养老保险费,有条件的可按上述缴费档次和标准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参保人年满45周岁不满60周岁的,应按年缴费,允许补缴费,但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
  第十四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积累期内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第十五条 政府对参保人缴费(不含补缴)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每提高一个档次缴费的,区、县(市)政府增加5元的缴费补贴。
  第十六条 对城乡三无人员,区、县(市)政府代其缴纳每年100元的养老保险费。
  第十七条 对城乡低保户中的重度残疾人,由区、县(市)政府凭《低保证》和《残疾人证》代其缴纳每年100元的养老保险费。对其他重度残疾人,由区、县(市)政府凭《残疾人证》为其代缴部分养老保险费,具体标准由各区、县(市)政府确定。


  第四章 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参保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自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一)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二)本办法施行之日,已年满45周岁的人员,按年缴纳保险费的。
  (三)本办法施行之日,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其他退休待遇的城乡老年人,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第十九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为: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139个月)。
  全市实行统一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60元。鼓励参保人员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参保人缴费累计超过15年,每增加1年缴费,其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0.5元(不含补缴年限)。
  第二十条 建立基础养老金的调整机制。具体调整方案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一条 参保人员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不符合第十八条规定领取养老金条件的,其个人账户资金一次性退还。
  第二十二条 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资金一次性退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二十三条 参保人员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死亡的次月停止享受养老待遇,其个人账户资金的余额一次性退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二十四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月实行社会化发放。领取待遇的人员应进行领取资格认定,待遇领取期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或所在村(社区)应在其死亡1个月内到所属乡镇(街道)办理相关手续,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第五章 制度衔接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施行之日已经按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领取养老金的人员,直接过渡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领取养老金。已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未达到领取年龄的人员,应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继续缴费,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计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第二十六 条本办法施行之前,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虽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不满15年的,不符合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待遇的人员,可将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计发养老金待遇。
  第二十七条 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后又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
  第二十八条 因项目用地腾地拆迁,需征收土地并符合《长沙市征地补偿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03号)规定的,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其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保险费,可转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二十九条 要妥善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在国家出台相关衔接政策之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仍按现行政策享受其他社会保障待遇。
  第三十条 各区、县(市)要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单位〈湖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整改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08〕261号)的要求,切实做好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整改和保险费清退工作。


  第六章 基金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一条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第三十二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集中市级管理,结余基金纳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专户,按年结算。区、县(市)财政每年1月10日前将上年度个人账户结余基金上解至市财政专户。区、县(市)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在全市统一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
  第三十三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基础养老金政府补助资金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管理。
  第三十四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账管理,基础养老金不能挤占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于参保人员年老时支付个人养老保险金,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均不得转借、挪用、侵占和提前支取。个人账户基金结余按国家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第三十五条 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或者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流失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并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 任何人以伪造证件或者其他手段多领、冒领养老保险待遇的,由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退还;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的实施细则及相关管理制度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乌鲁木齐市生活性建筑间距暂行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生活性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的通知

乌政发[2005]41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各委、局、办,县级事业单位:
《乌鲁木齐市生活性建筑间距暂行规定》已经2005年4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六月十五日

乌鲁木齐市生活性建筑间距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编制,规范和有效指导城市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XJJ013—2004)》(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有关城市规划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生活性建筑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生活性建筑是指居民住宅及托儿所、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卧室和大、中、小学教学楼、医院病房、老年公寓、休(疗)养院住宿楼等公共建筑。
第四条 新建生活性建筑间距除应当综合考虑环境、消防、防灾、视觉卫生、工程管线、文物建筑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等因素外,应同时符合本规定。
第五条 根据城市建设形成的历史情况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将城市生活性建筑日照间距分为四个地区(见附图)。
第六条 本规定所称住宅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第二章 日照间距规定

第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与相邻住宅的间距(原位置、原面积、原层数、原高度翻建建筑物除外),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平行布置时的住宅正面最小间距按照下列建筑间距系数控制,且计算间距最小取值不得小于15米。
1、朝向为正南向的,建筑间距系数一类地区不得小于1.4;
二类地区不得小于1.5;三类地区不得小于1.6;四类地区不得小于1.9(其中头屯河区、东山区、机场地区建成区改造建筑物日照分区按三类地区执行);
2、朝向为南偏东或者南偏西的,建筑间距系数可根据不同方位折减系数换算。

(二)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住宅之间、低层与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8.0米;
2、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0.0米;
3、低层、多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3.0米;
4、中高层住宅与中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5.0米。当中高层住宅遮挡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时,不得小于20.0米;
5、当建筑正面之间遮挡面宽超过16.0米时,视为平行布置,按本条第(一)项规定执行。
(三)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当相互夹角小于60○时,按平行布置的间距规定执行;当相互夹角大于60○时,按垂直布置的间距规定执行。朝向的确定,以被遮挡住宅为准,按窄端最小距离计算间距。
(四)并列布置时的山墙之间的最小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多层住宅与低层、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6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0.0米;
2、中高层、高层住宅与低层、多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9.0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3.0米;
3、中高层、高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之间不得小于13.0米,相邻两山墙均有居室窗户或开门的,不得小于15.0米。
第八条 高层住宅与相邻住宅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满足对住宅日照计算要求,具体计算规定由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二)高层住宅与各类住宅平行布置时,南北向建筑间距最小值为30米,东西向建筑间距最小值为27米;
(三)高层住宅与中高层、高层住宅垂直布置时的间距应大于或等于15.0米。如垂直山墙面宽(含阳台)大于16.0米,每增宽1.0米,相应间距递增1.0米,如超过20.0米以上(含20.0米),按前两款执行;
(四)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照第七条第(三)项规定执行;
(五)并列布置时的山墙最小距离,高层条式建筑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得小于消防间距要求;高层塔式建筑与高层塔式住宅之间南北间距不得小于24米,东西间距不得小于20米;
(六)新建高层建筑的裙房高度不超过24米的部分,按多层建筑规定计算间距。
第九条 建筑间距符合本规定,但小于建筑防火间距时,须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新建不规则平面的住宅,根据建筑水平投影的宽度确定的长边、短边分别以最突出部分(含阳台)按面墙和山墙计算与相邻住宅的相对距离。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水平投影宽度超过16米的,视作平行布置;水平投影宽度小于16米的,视作垂直布置。高层住宅水平投影宽度超过20米的,视作平行布置;水平投影宽度小于20米的,视作垂直布置。
第十一条 建筑与相邻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及卧室、大、中、小学教学楼、医院病房、老年公寓、休(疗)养院的住宿楼等有日照要求的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与被遮挡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满足对特殊建筑日照计算的规定要求;
2、当建筑与被遮挡特殊建筑平行布置或者夹角小于60○非平行布置时,特殊建筑的正面间距可以比照第七条第(一)项的规定执行,但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及卧室、医院的病房、疗养院的疗养用房、老年公寓的间距系数按增加0.3计算,大、中、小学教学楼的间距系数按增加0.15计算。
(二)建筑与相邻特殊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最小间距规定。建筑与相邻特殊建筑的最小间距比照第七条第(二)、(三)、(四)项以及第八条第(二)、(三)、(四)、(五)项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其他建筑遮挡生活性建筑阳光时,按本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生活性建筑与其他建筑相邻或混合布置的建筑间距,按消防、环保、视觉卫生、抗震和日照等要求择宽确定。
第十四条 沿街建筑间距控制按照已获批准的规划实施,并应符合城市街景规划的要求。
第十五条 相邻建筑存在地势高差的,可根据相互关系进行适当折减。

第三章 建筑退让边界原则

第十六条 建筑间距由相邻建筑物产权者双方共同退让,原则上负责退让自身建筑高度规定计算的一半建筑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非高层居住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非高层建筑物只负责退让自身建筑高度的规定计算一半建筑间距,其余部分由高层建筑负责退让;多层居住建筑位于北侧的,其退让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2米。
第十七条 沿街建筑物邻街一侧建筑间距的计算,从规划道路中心线起算,并符合道路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用地边界外侧为城市道路、河道和绿地的,应当按照规划设计要点规定的退让城市道路、河道和绿地的要求进行退让。
其他建筑类型或者布置形式退让用地边界的最小距离,由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设计要点中确定。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5年7月18日起施行。

本规定有关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间距。
3.建筑间距系数——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间距与遮挡日照的建筑物高度的比值。
4.建筑高度——建筑物女儿墙顶部最高点与建筑物室外地坪之间的垂直距离。